家风征文--常怀敬畏之心

  • 发布时间:2017-06-01 00:00:00
  • |
  • 作者:大冶市图书馆
  • |
  • 阅读次数:276次

每次伏案之余,只要抬头就能看到挂在书房墙壁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先主遗诏,心中顿时平添一种对文字的敬畏之心。
孩提时代,一日三餐多以苕根为饭、苕叶当菜,不知什么原因,刚开始吃红苕时,我总喜欢把苕皮剥下来扔在饭桌上。可坐在旁边的老祖父却总会及时把我扔在饭桌上的苕皮收到自己碗上,一边念叨着“寸丝千命,匙饭百鞭”,一边把将那些苕皮慢慢吃掉。虽然,当时年幼的我并不知道这是李世民写给臣子的“百字箴言”,但从此以后吃苕再也不敢扔苕皮了。
    正是出于对食物的敬畏,老祖父对土地也常怀敬畏之心。每次平整土地前,他总要跟老黄牛亲切地呢喃几句,然后在别人眼中的“死土疙瘩”里慢耕细耙。不仅用汗水把整块土地耘得如镜面般水平,就是土粒也用手指捏得粉尘般大小。因为老祖父的敬畏之心,那遍黑土地也从未曾亏待过大家,即使在别人野菜充饥的日子里,我们一大家子却依旧炊烟袅袅、欢声不断。
    岁月如河,在流淌的过程中,父亲也传承了老祖父这种对万事万物的敬畏之心。热爱机械的父亲从手扶拖拉机到农用小汽车开了四十多年的各种车型,每次出车前,从车身到轮胎,父亲总要认真地反复检查,直到发动车辆试听过引擎声音正常后,才正式上路运营。也正是父亲这种对机械的敬畏之心,在驱车四十多年,行程数十万里的驾驶生涯中没有出现过任何交通事故。
    父亲常说,人要是没有了敬畏之心,迟早是会犯错误的。并例举了某些贪官因为没有对百姓和权力的敬畏之心,而锒铛入狱;某位罪犯因为没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而最终走向刑场。这使我常常想起《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的谆谆教诲。
工作之后,站在讲台上,我常对学生怀有敬畏之心,生怕自己一时教学上的疏忽,而影响他们幼小心灵的健康成长。在办公室,面对来访家长我也常怀敬畏之心,总怕自己工作上的随意,而影响一个家庭的安康向上。现在入校调研,在课堂上,我对每一个师生同样怀有敬畏之心,唯恐自己不恰当的点评,影响了教学的热情与导向。
    也正是缘于对教育的敬畏,当我站上国家级讲台,面对台下数百名听课的师生时,我习惯性流露出的敬畏之心,在不经意间换来了无数赞许的目光和肯定的掌声,而这一切让我对社会的敬畏之心更加强烈。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不仅一个人要有敬畏之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样也要有敬畏之心,因为这是社会公德的基础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