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教师的岗位上退休后,父亲听取子女的劝谏,终于决定:叶落归根,回到故里,种粮、种菜,自给自足,耕读传家,颐养天年。
父亲曾多次传递愿景,打算退休后,在城关,租一个小门面,开一个书摊,一来可以补贴一些家用,二来可以承续他酷爱看书的习惯,但遭到了我们姐弟几个的集体否决。理由有两条,一是开书摊要进货,我们不情愿父亲一大把年纪还去劳碌奔波;二是看书和卖书不可兼得,因为父亲看书时,一旦入迷,即使外面打雷下雨,也视若无睹,这样的看书状态,怎能卖书赚钱?
考虑到父亲当了这么多年的“孩子王”,却要久居于乡野,自然有些不适应。我们姐弟几个商定,轮流着,各自带着自己的子女,常回家看看,让父亲享受天伦之乐。并约定每次回乡下时,都得带上几本书,给曾经当过语文老师的父亲,送去一份精神食粮。
起初,父亲总是将我们买的这些书籍,摞在床头的一张旧桌子上。日积月累之后,桌子上的书被摞得老高老高。
好在,乡下的房间相对较多,与城里的窝居相比,更便于腾挪。几个月后,父亲拾掇出一个向南开窗的房间,请隔壁的、被我称为苕货哥的一位木匠,用木架子,立地而起,靠墙而设,在墙面上支起了简易的书柜,形成了一个精致的书房。父亲将散存于家中各处的书籍归拢,轻轻拂去尘埃,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柜中。
不曾想,书柜的容量巨大,那些曾经拥挤在旧书桌上、旧木箱里的书,如今集在一起,却显得空落落的,不到书柜的三分之一。
于是,我们姐弟几个进行了再分工,大姐买生活类,二姐买文史哲类,我买政治经济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充实父亲的书柜,让书柜变得饱和。
其实,我们的本意,是为了孝顺父亲,让父亲享受快乐的退休生活,并实现我们对父亲退休前的承诺。然而,没想到的是,我们姐弟的举动,却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雅趣和无尽的“福利”。
偶然间,忽然发现,父亲的书柜,不知从何时起,已生机盎然。大姐买的生活类书籍,我想看,我买的经济类书籍,二姐夫青睐着……于是,我们几个“小家庭”开始向父亲借书。在这十多年如一日,循环往复的一买、一借、一还之间,亲情得到了传递,文化素养得到了增强,彼此之间的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多了。
“《曾国藩家书》值得一看”,“建议每家都买一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反复学习”
……四时八节,齐聚在乡下时,几个“小家庭”间,有时还讨论上了。每当看到此情此景,父亲堆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而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母亲,虽然插不上嘴,却和蔼可亲地看着我们,像在审视着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笑吟吟地自言自语:你看,这一大家子,怎么这样“有种像种”,个个都是“书呆子”。
上一篇:
大冶市“三台八景”简介下一篇:
家风征文---不敢不读书